萧绎〔南北朝〕
弘都多雅度,信乃含宾实。鸿渐殊入升,上才淹下秩。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 〔明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宋代〕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
江神子(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陈允平 〔宋代〕
鹧鸪天(呈鄱阳使君何郎中伯谨)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