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明代〕
玉堂双柏摇清秋,高标夭矫枝相纠。常疑风雨昼冥晦,平地堕下双蛟虬。
灵根自是来新甫,尚觉徂徕差媚妩。气接中天云雾深,节经朔地冰霜苦。
阅世不知今几时,前人遗植后人思。雨淋日炙苍藓合,扶持定想烦灵祇。
附日贞心应自重,长材欲效明时用。只今未必凌云霄,正直终看作梁栋。
蜀相祠前空郁蟠,巴东县里亦曾看。何如此树植此地,饱滋雨露栖凤鸾。
地隔尘凡自孤凛,仰止吾来常敛衽。莫嗟匠石迟斧斤,赢得骚人费题品。
吁嗟此柏亦遇时,蟠踞落落真瑰奇。君看山中岂无大木倚绝壁,槁死蒿莱谁得知。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渔父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元代〕
【中吕】迎仙客
曾瑞 〔元代〕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宋代〕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 〔宋代〕
点绛唇·病起恹恹
韩琦 〔宋代〕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温庭筠 〔唐代〕
眼儿媚(送别)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