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烂熳琥珀浓,香衱水凤窈窕同。花幡荡摇亦时爱,虬膏金烬罗袂红。
谁知有恨在河阳,梦殢遥寻蝶浪长。初闻杨柳咽存风,紫燕黄鹂乍相向。
吴歈铞瑟是愁时,绮窗深守更惆怅。朝传相见在填河,夕说黄姑宿天上。
研思密迹非无情,桃花江壁何为心。玉钗罗袖月已晏,侍君芳寝那不乱。
琼珰翠羽还相怜,愁袅不来魂欲断。无端忽是恨金闺,乌臼风吹意巳怨。
一晨两晨犹未忘,五宵六旦势将变。拥炉细语君不闻,游丝杂雾谁能念?
朱帘芳映空玲珑,君面繇来妾不见。可怜无数见时心,一旦蝉娟误弃捐。
妾还南浦君还东,此夜相思君负侬。荡子春心非一端,秦川漳水何时逢?
知君已作长干人,长下一去多秋风。江头游女弄明月,兰泽银膏有时歇。
何如长作一心人,白头至死不相绝。揽君江上旧时书,湿湿红纶飘鲤鱼。
岂无金管愁清心,亦知永夜娇无数。倚阑此左是谁家?青漆楼西苏小路。
钱塘花月最可怜,满口荒凉锁深雾。只有回心与懊侬,黄昏日暮闻空啼。
回身不见桃花丝,独向胭脂泪如雨。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