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清代〕
城中无一马,一马在城下。骨瘦毛卷,平沫流赭,力苶无为意亦舍。
我闻韩王御马如御龙,其马肉角青方瞳。横槊斫阵飞如熊,入阵马白出阵红。
人血浴尻难汰洗,箭瘢入骨蹶复起。西风一夜八百里,但见奔云过关紫。
近闻此马没阵死,特缋马图进天子。天子下泪圉人愁,凄霜飒飒蓬蒿秋。
眼中之马长废弃,拄足城根齧枯地。当年玉勒黄金鞍,喷薄天精轶房驷,未料人间有危事。
吁嗟乎,尔群三十遭鬼屠,尔马虽瘦能完躯,昔尔骑者今何如?
尔不见将军脱甲南剡趋,涉山无马乘竹舆。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工之侨献琴
刘基 〔明代〕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红毛毡
蒲松龄 〔清代〕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水仙子·相思
刘庭信 〔元代〕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宋方壶 〔元代〕
【中吕】喜春来_鉴湖春日雁
张可久 〔元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近现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木兰花慢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