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清代〕
驱马畿东万柳绿,一折一纡随路曲。日光筛动梢头烟,烟末红阑见楼屋。
登楼不见万柳丝,但见明渌摇凉飔。凉飔霏霏动楼影,明渌浮浮碧天静。
低有莺语高燕飞,燕垂红袖莺黄衣。莺歌燕舞留春媚,我忆江南梦中醉。
眼前客尽江南人,低头解唱江南春。低头忽见空庭絮,凄绝残春留不住。
三月春归人未归,春归不去留何为?城岚落日君低唱,沧海流云吾远悲。
落日不落邻钟催,流云来展西山眉。西山黛眉如可即,默与西山致离别。
满楼山色青濛濛,荷华开时多好风。荷华开时燕莺去,我亦迢迢在行路。
谁来赏我壁间句,细酌荷风写纨素。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棘刺雕猴
韩非 〔先秦〕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张可久 〔元代〕
【南吕】一枝花 离闷
贯云石 〔元代〕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邵瑞彭 〔近现代〕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宋代〕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辛弃疾 〔宋代〕
蝶恋花
陈允平 〔宋代〕
浣溪沙
石孝友 〔宋代〕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