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海潮叹

吴嘉纪 吴嘉纪〔清代〕

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如雷。
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
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
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
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
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
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
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

创作背景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七月三日,苏北沿海地区,遭到了一次特大台风(也叫飓风)袭击,经历三天三夜,大风才平息。大风卷巨浪,海潮高涌,荡没无数亭场房舍,盐民死者达数万人。风息潮退后,留下一片灾象:盐场尽淤泥,草木全枯焦,人畜尸体陈野,惨象实不忍睹。诗人就是把这个风灾潮害事件,用实录式的“新乐府体”反映了出来,故称之为《海潮叹》。

赏析

  《海潮叹》中“叹”字的含意,在此并非“一唱三叹”之“歎”,而是叹息之“嘆”。因为在过去,“歎”与“嘆”二字含义不同。《说文》段注云:“歎,与喜乐为类;嘆,与怒哀为类。”所以,通行辞书把“叹”(嘆),训为“吞叹”,即“吞其叹而不能发”的意思。 这首七言歌行体的新乐府诗,文辞浅近,主题鲜明,不用详解,就可掌握。因此,本篇只作略讲如下几点:

  一、基本内容与段落层次 诗篇描写了康熙四年沿海地区盐民们所遭受的风灾潮害和盘剥之苦,一片惨象,历历在目。 诗篇结构简洁,分两个层次加以反映,即:前八句写深重台灾;后八句,叙人灾更凶。其具体内容是: 前半首,天灾深重—— 风激潮涌,如山似雷,波及数千里,尽是树拔场荡,犬死人亡,尸漂鬼号。你看,这场风灾潮害多么严重! 真是灾民处于水深风烈之中呵! 后半首,人祸更烈—— 天灾固然严重,而人祸给灾民带来的苦难更深。你想:堤边残生刚刚苏醒,逼命的“总催”即来征税催赋,灾民泣告阶下,根本不予理睬,请代向上司报灾,反遭一顿训斥。这还不比天灾更凶残、更酷虐吗?天灾毁表损身,人祸则害理伤心,会使劫后余生者失去求生意志,其祸害确是更大更甚!

  二、几处疑难词句诠释 北场路——场,原指盐场。泰州一带产盐地区,较大的村镇,也称“场”。这里泛指村镇,如“北村”、“南庄”等。路,是地区、方面的意思。如“外路人”,即指外地区人。 水烟深——水面上的蒸气凝成了水雾,极浓极浓,十分深厚。此深,厚也。 体肥——是肥胖的官长。把“体肥”置于“反遭”之前,而不是放在“官长”这个名词之后,是为了适应诗歌声律的需要而颠倒了词序。这一句的意思是,“反遭体肥的官长斥骂”。 残生与产业——残生,即劫后余生。产业,不是广义的生产事业,此处专指煮盐生产。 总催与运司——前者,指催收粮税的总管;后者是指盐运司,管理盐场事务的长官。

  三、本诗之题旨所在: 这首诗的题旨是鲜明的,不会被曲解,也不容曲解。它反映了沿海盐民备受天灾人祸之苦,民不聊生;它也揭露了清廷统治者及其下层官吏的扰民酷政。 这首诗的主题,也代表了吴嘉纪很大一部分诗作的主题。他的一些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大都采用乐府体来写的。除了这首《海潮叹》之外,还有《朝雨下》、《凄风行》、《临场歌》、《碾傭歌》、《粮船妇》、《催麦村》和《风潮行》等等,都值得重视。他的诗,不仅反映了民族感情,更多的是表现了阶级矛盾,对封建剥削的罪恶,进行了真切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正因为如此,清代有不少人都为他的诗集《陋轩诗》作序,指出吴诗具有很充实的浓烈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性,誉为“……,吴子之以诗为史也! 虽少陵(杜甫)赋《兵车》、次山(元结)咏《舂陵》、何以过?”(陆廷抡语)的确,吴诗中具有杜甫、元结诗作中的那种“诗史精神”。但可惜,当今有些文学史,却将他挤在一群诗人中,用一句话带了过去,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 四、吴诗的艺术风格: 对于吴嘉纪诗歌,古今都有若干评议,有论其诗之价值的,也有评其诗歌风格和特色的。▲

吴嘉纪

吴嘉纪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人(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猜您喜欢
赏析

【商调】梧叶儿_春日感怀闲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日感怀

闲罗扇,坠锦囊,尘满碧纱窗。燕语鸟衣巷,花开白玉堂,人上紫云娘,月冷妆楼夜香。

早行

鸡声罢,角韵残,落月五更寒。紫塞呼白雁,黄河绕黑山,翠袖上雕鞍,行路比别离更难。

旅思

题新句,感旧游,坐满鸘鸘裘。镜里休文瘦,花边湘水秋,楼上仲宣愁。谁伴我新丰殢酒。

垂虹亭上

三高地,万古愁,行客记曾游。绿树当朱户,青山朝画楼,红袖倚兰舟,借问谁家卖酒?

春日简鉴湖诸友

簪花帽,载酒船,急管间繁弦。席上题罗扇,云间寄锦笺。水畔坠金鞭,不减长安少年。

雪中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风味属谁家?瓦甃悬冰筋,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愁压拥蓝关去马。

别怀

枕上圆孤梦,灯前赋小诗,泪脸界胭脂。脆管催银字,垂杨绾翠丝,别酒尽金卮,相思病明年那时。

春日书所见

蔷薇径,芍药阑,莺燕语间关。小雨红芳绽,新睛紫陌乾,长日绣窗闲,人立秋千画板。

寿席

晴山翠,明月圆,鹤舞影蹁跹。酒进长生药,花开小洞天,人乐太平杯,八千岁蓬莱地仙。

长沙道中

扁舟兴,淡月痕,薄暮小江村。人入潇湘画,酒倾桑落樽,诗吊汨罗魂,醉卧梅花树根。

山阴道上

云门路,天柱峰,花暗月朦胧。雪冷谁家店?山深何处钟?棹孤篷,兴不尽吟诗信翁。

有所思

人何处?草自春,弦索已生尘。柳线萦离思,荷衣拭泪痕,梅屋锁吟魂,目断吴山暮云。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赏析

【商调】集贤宾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思情

天涯自他为去客,黄犬信音乖。日日凌波袜冷,湿透青苔。向东风不倚朱扉,傍斜阳也立闲阶,扑通地石沉大海,人更在青山外。倦题宫叶字,羞见海棠开。

【幺】春光有钱容易买,秋景最伤杯。他便似无根蓬草,任飘零不厌尘埃。假饶是线断风笋,落谁家也要个明白。近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别离期限数,占卜卦钱排。

【金菊香】敢投了招婿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迷留没乱处猜。柳叶眉儿好,等你过章台。

【浪来里】更漏永,怎地捱?砧声才住角声哀。有灯光恨杀无月色,是何相待?姮娥影占了看书斋。

【尾】听夜雨无情,哨纱窗紧慢有三千解,韵欺蛩入耳,点共泪盈腮。疏竹响,晚风筛。刬地将芭蕉叶儿摆。意中人何在?猛随风雨上心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柳拖金缕,着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李存勖 〔唐代〕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赏析 注释 译文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酺·春雨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陆游 〔宋代〕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