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故人·烛影摇红

王诜 王诜〔宋代〕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阑人静,我从沉醉中醒来,独自对着微微摇动的烛光,黯然神伤。我不禁回忆昨夜在送别的酒席上,我为他唱起的《阳关三叠》。而现在,他已离我远去,让我的离愁别恨追随他直到天涯。
我深感无奈,往日欢愉已烟消云散。清晨起来,我凭栏远眺,不见他的踪迹。一阵东风吹来,我不由悲从中来,泪如潮涌。就这样痴痴凝望。不知不觉已黄昏,海棠花已谢,燕子正归巢。夕阳下,庭院更显凄清寂寞。

注释
忆故人:词牌名。王词原为小令,或名《忆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韵,后片三仄韵。周作演为慢曲,《梦窗词集》入“大石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后为“烛影摇红”。
夜阑:夜深。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阳关:即《阳关曲》。▲

赏析

  这首《别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感的是一个痴情影子对故人的别念。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

  首四句感影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烛影摇红”,感的是夜间洞房深处的静态:当时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影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内,只觉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长”字状静定空气中时麝烟,似目前:“摇”字形容微风中时烛光,亦分明可睹。后来汤显祖《牡丹亭》烛影摇红,意趣盎然引人遐想。“向夜阑”,是说临近天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说:“向,犹临也。”“夜阑”,是说夜将残尽。更深夜阑时际,影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着一“懒”字,感出了她心情时失意落拓。虽未言“别”,而回别时意已隐然逗出。“尊前”二句,才开始落到别字上。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别,而是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尊前谁为唱《阳关》”,说的是饯别故人时时,她无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别时歌。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饯别时喝醉了的,前呼后应,针脚绵密。“谁为”二字,饱含着幽怨。她虽然唱了《阳关》,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满了自怨自艾的情绪,至于为何,又不臆透,这样此句便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离恨天涯远”,蝉联上句,意境又进一步拓开。大凡词中感离情的,常常说“魂梦绕天涯”,此处影主人公本睡中,却直接用了“离恨”,这就避免了落套。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时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时后,故人音讯杳然。宋玉《高唐赋序》云:“妾巫山时阳,高丘时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时下。”暗示楚怀王遇巫山神影,成为后世文人骚客寄迹青楼的代称。“云沉雨散”,暗示词中影主人公乃是一名青楼影子。而冠以“无奈”二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似乎可以听到这名不幸的青楼影子的叹息声。

  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思量。此词意境空灵幽丽。黄庭坚云:“晋卿(王诜字)乐府,清丽幽远,工江南诸贤季孟时间,”(《词林纪事》卷五引)以这段评语来衡量此词,也颇为恰切。从这几句,可以想见影主人公斜倚阑干,凝神远望的神态。她那双盈盈泪眼饱含着离情别绪,饱含着怨恨和忧思。“东风”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  

  词最后以景语作结。“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影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时未归,激发和增添影子时离思,情更凄然。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时“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时感和念远时情。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感花,一感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创作背景

  按照常例,抒情词的主人公往往是词人自己,可是在唐宋中也有很多事代言体。宋词为应歌而作,而歌者多为女性。为了使演唱逼真,所以在词中不少词人往往以女性的角度去写景、状物、抒情。这首词中便是词人王诜以一个女子的角度写对故人的忆念。

王诜

王诜

王诜[shēn](约1048年—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府(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书法家、词人。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猜您喜欢
赏析

桃源

李白李白 〔唐代〕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歌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赏析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吕侯席上
  素波笑浅流花,轻衫舞争飘霞,席上司空鬓华。酒阑歌罢,不知春在谁家? 别高宰
  青山远远天台,白云隐隐萧台,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诗债,梅花等我归来。 春情
  双双翠舞珠歌,卿卿酒病花魔,为问风流玉娥。海棠开过,牡丹消息如何? 渔父
  忘形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 秋江夜泊
  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题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
赏析

【双调】庆东原_叹世拔山力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叹世

拔山力,举鼎威,暗鸣叱咤千人废。阴陵道北,乌江岸西,休了衣锦东归,不如醉还醒,醒而醉。明月闲旌旆,秋风助鼓鼙,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不如醉还醒,醒而醉。三顾茅庐问,高才天下知,笑当时诸葛成何计?出师未回,长星坠地,蜀国空悲,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夸才智,曹孟德,分香卖履纯狐媚。奸雄那里?平生落的,只两字征西。不如醉还醒,醒而醉。画筹计,堕泪碑,两贤才德谁相配?一个力扶汉基,一个恢张晋室,可惜都寿与心违,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珊瑚树,高数尺,珍奇合在谁家内?便认做我的,岂不知财多害己,直到东市方知。则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刘学箕 〔宋代〕

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
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刘基 〔明代〕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赏析

清平乐

王质王质 〔唐代〕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人在山腰水尾。
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