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廿年乔木言兵倦,扬州旧游何许。瘦鹭窥肩,枯蝉感鬓,来对荒波自语。
画阑在否。有飘泊春魂,落花曾住。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
枯荷又兼暮雨。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回首汉家箫鼓。
他时倦旅。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即事示儿
辛弃疾 〔宋代〕
荔枝图序
白居易 〔唐代〕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双调】沉醉东风_钓台貂裘敝
张可久 〔元代〕
绮罗香·红叶
张炎 〔宋代〕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宋代〕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
姚述尧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七)
潘阆 〔宋代〕
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毛滂 〔宋代〕
满庭芳(寿富枢密)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