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春从天上来·罗绮深宫

王恽 王恽〔元代〕

罗绮深宫。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锦对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画相同。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
回头五云双阙,恍天上繁华,玉殿珠栊。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写杜娘哀怨,和泪把、弹与孤鸿。淡长空。看五陵何似,无树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因金故宫承御韩氏而作。题序详细记叙了此词本事。韩氏与金朝命运相连,荣衰与共。她十一岁入选进宫,曾为金宣宗、哀宗二帝女官,在宫十九年,颇得恩宠。而她于正大末(哀宗年号,公元1231年)被放出宫之日,恰巧亦是金国结束虚假和平之时。第二年,哀宗慑于蒙古军事压力弃国都开封府东行流亡;再一年,蔡州围困三月后被攻陷,哀宗自缢身死,金国灭亡。三十二年过去,听韩氏回忆宫掖故事,不啻隔世春梦。

赏析

  词以回忆开笔。“罗绮深宫,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殿句由韩氏进宫入题。“紫袖”两句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诗意。“昭容”是女官名,交代韩氏身份。“罗绮深宫”极言皇宫之尊贵华美。“锦封门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殿句写韩氏在宫受宠。题序云韩氏“姿淑婉,善书”,在宫必定称职可人,常受封赐。“彤管”,赤管笔。“帝座”本指天上星座,这里指帝王。苏轼《上元侍宴》诗有“一朵红云捧来皇”句。“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昼相同”殿句叙述韩氏在宫期间的时局。“台门”,台阁之门。“事简”,公事清闲,指朝政清平无事。“更”,再,进一层之意。“清昼”“清”字,呼应前句之“事简”,渲染时局之清平。不但清平,还时传捷报,太平重事与晴昼相仿佛。太平之年又奏捷,庆宴遂起,“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钧天”指上天。“瀛池”即西王母设宴之瑶池。“长乐”是汉代宫名。殿句极言内廷歌乐之悠扬,庆宴之重大,一如天上神仙之宴乐。

  上片重笔浓彩描写金宫重世重事,叙述韩氏得宠情事。下片时空陡转,“回头血云双阙,恍天上繁华,来殿珠栊”殿句以今观昔。“血云”,血色云。“双阙”原为汉代未央宫的东阙、西阙,这里指金宫巍峨雄伟的宫殿。现在回忆那金镶来饰的华丽殿堂,好象笼罩在血色祥云之中的天上宫阙。“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直抒今非昔比之叹。“昆明灰冷”事见杨文会《高僧传》。据说昆明池底有黑灰,是世界劫难时焚烧的灰。当年红颜宫人如今归来已白发苍苍。看世事,劫灰已冷,沧海桑田,旧梦无踪。“写杜娘哀怨”以下六句,借韩氏身世哀怨抒国家兴亡之叹。“杜娘”,指唐杜秋娘,曾为皇子傅姆,年老时因皇子废削,被遣返故里。见杜牧《杜秋娘诗序》。这里借指韩氏。“血陵”,指汉朝皇帝陵墓所在地。“秋风”一词语意双关,除实写秋景以衬哀情外,汉武帝有悲秋名作《秋风辞》。杜娘昨是今非,伤痛不已。而帝王陵阙树木颓败,秋风寒瑟,一代风流终归荒寂。 经历了由金入元的战乱,经历了血腥、残暴和死亡的扫荡,金朝一百二十年的统治、文明与繁华消逝了,只有幸存的旧宫人还是活的见证。

  这首词敏锐地抓住了兴衰变迁的见证人,围绕韩氏金亡前后生活的对比,深沉地抒发了兴亡之叹和黍离之悲。词的结构反映了主题思想。词的上片写金亡前,下片写金亡后。上片从服饰、赏赐到宴乐,层层深入,细腻地描述了宫人的荣华,极力渲染宫廷的富丽、华美与尊贵,是人间事又似神仙境,表达了一种无限的追恋和春梦般的迷惘。下片抒发劫后哀痛,将富丽繁华归于虚幻,末尾以凄凉的血陵秋风作结,哀悼个人身世和哀悼王朝命运融会一片,含蓄而深沉。前片秾艳,后片暗淡;前片雍容华贵,后片萧条清冷。将金亡前的志得意满与金亡后的失意悲怆作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感染。

  王恽的时代距金亡不远,引起亡国耻辱与惨痛记忆的事物触目皆是,即词序中所谓“不必睹遗台而兴嗟,遇故都而动黍离之叹也”。这首词因有大段题序,与词互相发明、互相补充,记叙格外准确简洁,感慨也格外真切深沉。金初词人吴激也有一首《春从天上来》,是为故宋梨园旧籍老姬而作。吴激是宋人,使金被扣,被迫羁事异朝,因借该词抒发思念亲人、怀念故国之情。王恽这首《春从天上来》与吴词情调一脉相承,情感前呼后应,同样表达了朝代更迭时期人们特殊的隐痛和心态。韩氏夸耀追恋宫廷生涯的荣贵,今天来看也许愚昧。事实上韩氏在宫期间金朝已现颓势。但作为牺牲了青春的宫廷女官,空虚的荣华是她们藉以自慰的精神支柱,舍此,当时她们除了寂寞、痛楚还有什么呢?何况这种追恋已经融进了亡国遗民的故国之思。作为词人,王恽的感情更为复杂冷隽。他毕竟是成长在新朝代的文人,更多的已是对于历史的思考。他同情亲戚的衰落晚景,代旧宫人悼惜往日的荣华;更主要的,还是哀悼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民族的衰落。黍离之悲借身世之感而发,因之格外发人深省。▲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德颂

刘伶刘伶 〔魏晋〕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赏析 注释 译文

酷吏列传序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春

白朴白朴 〔元代〕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赏析

【双调】折桂个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姑苏怀古

小闹干高入云霞,不似当年,乐事豪华。老树僧居,垂杨驿舍,乱苇渔家。看一片夕阳暮鸦,想三千宫女荷花。何处吴娃?我有新问,说与夫差。庚午腊月二十日立春次日大雪卢彦远使君索赋东移造化多才,昨夜春来,今日花开。粉晕苍苔,冰丝翠柳,彩胜金钗。白凤舞仙山玉海,紫箫吹明月瑶台。何处伤怀?寂寞袁安,紧闭书斋。

春晚有感

燕莺春歌舞排场,几点吴霜,压定疏狂。曲补《霓裳》,茶分凤髓,墨染龙香。千钟酒百年醉乡,十分愁三月韶光。系马仙庄,寄语云娘,老却崔郎。

开元馆石上红梅

想桃根桃叶谁家?有姑射山人,笑上仙槎。秀靥凝脂,明妆晕酒,暖信烘霞。浑未许墙头杏花,是偷尝鼎内丹砂。清思交加,疏影横斜,老石槎牙。

溪月王真人开元道院二首

木香亭蕉影窗纱,路人桃源,门掩仙家。堂覆黄云,香飞绛雪,袖拂青霞。鲛血古荧荧剑花,麝煤温颗颗丹芽。听罢南华,欲问溪翁,暂借仙槎。洗巾衣何处寻真?大隐桥西,别是乾坤。山外清溪,空中白月,岛上红云。开李耳玄玄妙门,画榴皮口口山人。愿卜芳邻,尘世淡凉,此地长春。

寿溪月王其人

锦芙蔡玉府清虚,陆地神仙,世口蓬壶。春酒霞觞,雷义翠鼎,宝篆琼符。环绿亭前画图,开元堂上琴书。山绕山居,否爱吾庐,召人皇都。

席上有赠

女温柔名冠西州,柳媚蜂腰,扇掩莺喉。卖俏殷勤,承欢体态,逞俊风流。上厅角烟花帅首,下场头沙草骷髅。两鬓惊秋,说与吴姬,休恋秦楼。

九月八日谈社会于文昌宫

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隐话诗工,清樽酒美,胜地文昌。喜今日湖山共赏,怕明朝风雨相妨。归路倘佯,一片秋声,两袖岚光。

西湖送别

饯东君西子湖滨,恨写兰心,香瘦梅魂。玉筯偷垂,雕鞍慢整,锦带轻分。长亭柳短亭酒留连去人,南山云北山雨狼藉残春。蝶妒莺嗔,草怨花颦。今夜歌尘,明日啼痕。

送别

客风流玉友温柔,一片离情,万里清秋。桂影帘栊,荷花庭院,芦叶汀洲。山隐隐藏君旧游,雨丝丝织我新愁。共语危楼,未出阳关,且听凉州。

太真病齿图

沉香亭嚼徵含商,舞挫霓裳,病倚香囊。粉褪残妆,腮擎腻玉,饮怯凉浆。贬李白因他口伤,闹渔阳为我唇亡。今夜凄凉,懒扣红牙,,瞧仲三郎。

浮石许氏山园小集

上浮石不泛浮槎,当日河源,今夕仙家。煮酒青梅,凉浆老蔗,活水新茶。灵冷兰英玉芽,风香松粉金花。两部鸣蛙,百巧流莺,数点归鸦。

观《天宝遗事》

荔枝香舞态婆娑,天子无愁,乐事如何?尘满金銮,风生铁骑,雨暗铜驼。蜀道口难知坎坷,月宫寒不恋姮娥。注马平坡,锦袜羞看,翠辇重过。

湖上

引壶觞何处倘佯?南浦离情,西子秾妆。远岫螺青,平坡鸭绿,嫩柳鹅黄。有倦容思量故乡,不吟诗辜负韶光。玉手相将,脆管悠扬,醉墨淋浪。

春情

恨东君辜负闲身,芳径生苔,锦瑟凝尘。览锦心寒,裁书耳热,对酒眉颦。怨女空怀暮春,落花不管愁人。何处销魂?絮远蜂狂,柳暗莺嗔。

高邮即事叠韵

客多才无奈愁怀,春隔蓬莱,冻解秦淮。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基瑶阶。

惠山赵蒙泉小隐

缆吴松雪夜渔槎,笑脱青衫,牢裹乌纱。不负鸥盟,空惊蝶梦,口厌蜂衙。白云外庞居士家,锦池中优钵罗华。老向烟霞,对月看经,递水烹茶。

赏析

【南吕】金字经_稽山春晚若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稽山春晚

若耶溪边路,四山环翠微,春去人间总不知。莺乱啼,满川烟树迷。先生醉,葛洪丹井西。

春晚

惜花人何处?落红春又残,倚遍危楼十二阑。弹,泪痕罗袖斑。江南岸,夕阳山外山。

醒吟斋

老翁独醒处,半云高卧斋,雨过松根长嫩苔、栽,菊花依旧开。青山怪,白云归去来。

偕王公实寻梅

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破帽西风雪满山。顽,探梅千百番。家童懒,灞桥驴背叛。

秋望二首

杨柳沙头树,琵琶江上舟,雁去衡阳水自流。愁,玉人休倚楼。黄花瘦,晓霜红叶秋。

信远江南雁,望穷云外山,罗帕香残粉泪干。闲,倚遍十二阑。黄花慢,桂香秋雨寒。

雪夜

犬吠村居静,鹤眠诗梦清,老树冰花结水精。明,月临不夜城。扁舟兴,小窗何处灯?

金华洞中

竹暖鹤梳翅,树香鹿养茸,好景神仙图画中。通,好山无数重。桃源洞,绿波随落红。

佛会二首

水月观音相,海云狮子床,讲下飞花古树苍。凉,紫檀小殿香。天仙降,对骑金凤凰。

舞月狮王喜,献花猿臂长,何处青山不道场?凉,宝瓶甘露浆。方池上,白莲秋水香。

湖上书事三首

玉手银丝鲙,翠裙金缕纱,席上相逢可喜煞。插,一枝茉莉花。题诗罢,醉眠沽酒家。

六月芭蕉雨,两湖杨柳风,茶灶诗瓢随老翁。红,藕花香座中。笛三弄,鹤鸣来半空。

竹枕芦花被,草衣荷叶巾,一棹烟波湖上春。真,神仙身外身。蓬莱近,紫箫吹风云。

春思

象管鸳鸯字,锦筝搭凤丝,何处风流马上儿?思,那回春幕时。别离事,带花折柳枝。

游仙

桂影黄金树,帝乡白玉京,梦断钧大月正明。听,粉筝江上声。游仙兴,落花香洞庭。

别后

翠被梦中梦,雁书来处来,秋水芙蓉花又开。猜,瘦云憁玉钗。人何在?月明闲风台。

感兴

野唱敲牛角,大功悬虎头,一剑能成万户侯。愁,黄沙白髑髅。成名后,五湖寻钓舟。

阅武为李正则赋

雁翅银枪队,虎皮铁马群,画鼓三声江上村。屯,半千存孝军。梅花引,绣旗杨柳春。

闰怨

宝鉴残妆景,帕罗新泪痕,又见梨花雨打门。因,玉奴心上人。无音信,倚阑看暮云。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牛峤 〔唐代〕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