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明代〕
灵岩脚下斜桥路,一路横拖山水去。秋风秋月几度来,风月关心旧游处。
穹窿欲尽湖山开,落日闪闪青烟来。虎山桥头山色闇,明月迟我犹徘徊。
凭桥东望遮山立,明月正向遮山出。遮山遮月不遮光,陆离宝气初离室。
须臾山尖露半弯,突兀捧出黄金盘。四山苍然一水白,玉刻桥梁银作栏。
吁嗟乎张生昔年与汝桥上行,虎山十年月再明。
同游几人复谁在,乡月照我空多情。吁嗟乎邹子,子今真见虎山矣,虎山烟月竟何似。
当年画出虎山时,桥上之人吾与汝。子兮子兮奈此良夜何,矶头夜深风露多。
游人欲归残酒醒,试听中流踏月歌。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中吕】粉蝶儿 拟渊明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折桂令 春闺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张可久 〔元代〕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李珣 〔五代〕
蝴蝶儿·蝴蝶儿
张泌 〔唐代〕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 〔宋代〕
捣练子令·深院静
李煜 〔五代〕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宋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