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偶成

程颢 程颢〔宋代〕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人的兴致随着四季美妙风光自然变化而变化。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不受权势富贵所迷惑,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静观:冷静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达。
淫:惑乱,迷惑。
豪雄:英雄。▲

赏析二

  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程颢的人生态度。就是心境悠闲,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平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一、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

  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理。只有这样,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别人一样地同享共待。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在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平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赏析

  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他已经把富贵贫贱之类的东东置于脑后了。尽管是闲来无事,从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也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前人曾说,宋诗好发议论,味同嚼蜡。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哲理诗,是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观察,而且有鲜明的形象伴和,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等等,就能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偶成》诗,议论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较远,确给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至于今人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诗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虽有相通处,但其内涵和实质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应当注意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被贬谪回到洛阳后所作的。

简析

  《秋日偶成》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诗的首联从日常起居入手,写贬官后闲适生活;其余三联均围绕说理展开,中间二联体现的是诗人的自然观,尾联则是他的人生观,这些都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知天命、乐大道的通达态度。

程颢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怀

王褒王褒 〔两汉〕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芷闾兮药房,奋摇兮众芳。
  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抚槛兮远望,念君兮不忘。
  怫郁兮莫陈,永怀兮内伤。

通路
  天门兮墬户,孰由兮贤者?
  无正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
  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
  腾蛇兮后从,飞駏兮步旁。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
  启匮兮探筴,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
  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
  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危俊
  林不容兮鸣蜩,余何留兮中州?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修。
  结荣茝兮逶逝,将去烝兮远游。
  径岱土兮魏阙,历九曲兮牵牛。
  聊假日兮相佯,遗光燿兮周流。
  望太一兮淹息,纡余辔兮自休。
  晞白日兮皎皎,弥远路兮悠悠。
  顾列孛兮缥缥,观幽云兮陈浮。
  钜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惧吾心兮懤懤。
  步余马兮飞柱,览可与兮匹俦。
  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昭世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
  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糹習],披华裳兮芳芬。
  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
  志怀逝兮心懰栗,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
  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
  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
  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尊嘉
  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
  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
  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
  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
  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望淮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磕磕。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抽蒲兮陈坐,援芙蕖兮为盖。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
  河伯兮开门,迎余兮欢欣。
  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
  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蓄英
  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
  望谿谷兮滃郁,熊罴兮呴嗥。
  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
  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
  将息兮兰皋,失志兮悠悠。
  蒶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
  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思忠
  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悲皇丘兮积葛,众体错兮交纷。
  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感余志兮惨栗,心怆怆兮自怜。
  驾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葱岭。
  连五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
  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国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
  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西行。
  惟时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

陶壅
  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
  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兮高飞。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屯余车兮索友,睹皇公兮问师。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越炎火兮万里,过万首兮嶷嶷。
  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
  浮云郁兮昼昏,霾土忽兮塺々。
  息阳城兮广夏,衰色罔兮中怠。
  意晓阳兮燎寤,乃自诊兮在兹。
  思尧舜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株昭
  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
  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凤皇不翔兮,鹑鴳飞扬。
  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
  焦明开路兮,后属青蛇。
  步骤桂林兮,超骧卷阿。
  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神章灵篇兮,赴曲相和。
  余私娱兹兮,孰哉复加。
  还顾世俗兮,坏败罔罗。
  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乱曰:
  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
  孰能若兮原为辅。

赏析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春夜

梨花月明,秋千露冷,杨柳烟澄。海棠病酒风吹醒,不有银灯。阑干外闲花有影,柳梢头鸟无声。罗帏静,香销玉鼎,禁鼓报初更。

赏析 注释 译文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范仲淹 〔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欧阳炯欧阳炯 〔五代〕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陈人杰 〔宋代〕

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
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
赏析

南乡子

虞刚简虞刚简 〔唐代〕

儿有掌中杯。但把归期苦苦催。奕世衣冠仍上第,公台。元自诗书里面来。
秋色为渠开。先我梁山马首回。猿鹤莫轻窥惠帐,惊猜。抬步归休亦乐哉。
赏析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王质王质 〔唐代〕

驿尘飞,天意紧。香雪芝封,犹带吴泥润。昨夜宝_开玉镜。一点西风,便觉寒秋近。白苹洲,红蓼径。风露凄清,快促黄金镫。叠叠重重听好信。掷了碧油幢,更掷双堂印。
赏析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李珏李珏 〔宋代〕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
吴钩。光透黑貂裘。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物上扁舟。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赏析

小重山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