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屋上春鸠鸣,田家谷始播。时雨催我还,倚锸檐前坐。
牧童去未归,雨声听渐大。时雨岂不嘉,所虑老牛饿。
自往唤牧童,牵牛入兰卧。我牛既以来,我锸行须荷。
田畴及时治,况复雨初过。亦知冒雨寒,为农焉敢惰。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元代〕
【双调】蝶恋花_悟迷杨柳楼
周文质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一枝春·竹爆惊春
杨缵 〔宋代〕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宋代〕
最高楼(春恨)
毛滂 〔宋代〕
感皇恩(镇江待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