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西风吹沙雨,漠漠何凄凄,沙上杨柳无春姿。
黄鸟黄鸟不来飞,屋脊有乌哑哑啼。蒋君冒雨过我见我无一辞,谓不得志行将归。
我不能留君归,对君恻恻悲且涕洟。后此相见知有期无期。
君年当五十,余年已四十。盛时日月如奔流,向东去潗潗,鞭马追之那能及?
宿昔遇君长安门,长安之乐何莘莘。红镫青鬓娇阳春,酒如烟雾花如云。
不愿得功名富贵,但愿与君相见常相亲,畜我如弟,事君如昆。
朝随君出同一马,暮随君入同一轮。暮入同一轮,朝出同一马。
有轮不朱,有马不赭。褐衣若黴,子喑吾哑,九逵踯躅在人下。
君不见役役者声气赫何隆隆,侍从何都冶,有轮亦朱,有马亦赭。
出门驱驱,心不知写,闭门岑岑,与言者寡。曾我与子,而悲踯躅在人下。
凤凰在铩,不能扬其辉,黄雀啾唧,自相遨嬉。不悲男儿贫贱在人下,所悲身世出入各有东与西,奈何奈何使之多别离。
䍧牱如豹,白云隐之。罗带百结,美人面缁。抚我琴上徽,为君宛转慢歌长相思。
黄河千里,瀰瀰淫淫,其水入海安可寻?赠我幽兰音,何以报之春风心。
携手登高阜,不见阆风岑。将车溯郊甸,禾麦阴沈沈。
腰无玉玦,手无千黄金。吁嗟乎子,吁嗟乎我,花落难为春,樽中有酒不醉谁能禁?
昔日别苦长,今日见苦短。今日见苦短,明日别复远。
有花不妍,有酒不满。柳枝垂垂,乱不可绾。雨吹风飘,其凄欲断。
千秋在心,千里在眼。君之归也谓当不复远行,我归将不复远行。
上有白发,下有黄口婴。庑不可以赁,田不能耕,顾瞻上下,何以为情?
君之归也谓将闭门独居兀兀以终老,我归闭门于计亦好。
三年谷荒,二年兵扰。里无旧邻,门巷多荒草。顾瞻室家,惄焉如捣。
君之归也得归亦宜,我之归也生将何依?君归我犹不归,明日之事焉可知?
高门列戟,大道纷旌麾,两人踯躅在路歧。有酒不我乐,花不我怡,悠悠千古,尽此片辞。
君不能待我同时归,后此相见知无期有期。对君恻恻,悲且涕洟,对我恻恻,涕洟且悲。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