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天锡清凉国,晴霞绽雪峰。月低疑堕兔,云近得攀龙。
宝鉴颁水彻,筠笼赐果封。白头貂帽客,为我话深冬。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元代〕
【正宫】醉太平
曾瑞 〔元代〕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宋代〕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董士锡 〔清代〕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倒犯
陈允平 〔宋代〕
踏莎行(山居十首)
张抡 〔宋代〕
鹧鸪天(旅中中秋)
石孝友 〔宋代〕
瑞鹧鸪(瑞香)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