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元代〕
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
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
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
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薛昂夫 〔元代〕
烛影摇红·送会宗
毛滂 〔宋代〕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 〔元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南乡子·舟中记梦
辛弃疾 〔宋代〕
红林檎近
陈允平 〔宋代〕
乌夜啼
石孝友 〔宋代〕
菩萨蛮(重阳)
豆叶黄(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张元干 〔宋代〕
上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