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东坡种花二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普天乐·柳丝柔
滕宾 〔元代〕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近现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 〔宋代〕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