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其四
王维 〔唐代〕
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
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双调】殿前欢_春游上花台
张可久 〔元代〕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近现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宋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