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唐代〕
是灯非草爇,亦非以膏滋。又非似瓶贮,亦非似盘擎。
自灵府踊出,眼界现光辉。随高下岩谷,以至杳霭外。
然祈近眉睫,倏出寻丈间。亦有本无睹,启发悲悔心。
发心不须臾,所见亦如是。暂发俄即退,终亦不可得。
二人或并处,所见各一境。以至五六辈,亦复五六种。
人心如人面,是灯亦如之。譬如有目人,皆见当空月。
目有昏明异,月亦分昏明。或有目眚者,随眚作光相。
不幸无目者,元未尝有月。大智慧光明,遍满河沙界。
何独不见灯,亦复不见我。何独不见我,总不知所见。
王质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为薛台悼亡
白居易 〔唐代〕
清江引·相思
徐再思 〔元代〕
清平乐·东风依旧
刘弇 〔宋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周邦彦 〔宋代〕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
欧阳修 〔宋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