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白居易 〔唐代〕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邓玉宾子 〔元代〕
【般涉调】哨遍_秋扇合欢制
曾瑞 〔元代〕
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牛峤 〔唐代〕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辛弃疾 〔宋代〕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