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张先 张先〔宋代〕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外面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后院。它在初春二月枝干尚短,也着舞动自己纤细的腰肢。不像那灞陵边上的柳树,因为人们折柳送别而残丝乱絮地被人抛弃在东西岸边。
几片眉毛一样的小叶因春寒而皱巴巴的。不要唱《阳关曲》了,还没唱它就因为别离而断肠了。告诉春天休要细看它了,它的一根根枝条都展现出与恋人分别的哀怨。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即《鹊踏枝》。此名取自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翻阶蛱蝶恋花情”。
绿杨:绿柳。
宫腰:即楚腰,纤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世即以楚腰泛指女子的细腰。
青犹短:指杨柳鹅黄初现,而绿尚不足。
灞(bà)陵:地名,本作‘‘霸陵”,汉文帝陵墓,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附近有霸桥,为古人折柳送别处。
残丝:折断的柳枝。乱絮:散乱的柳絮。
小眉:喻杨柳初生的嫩叶。
阳关:即《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曲调名。唐、宋时的送别歌曲。阳关,古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分付:付托。
条条:指柳条。

参考资料:

1、姚小鸥.宋代名家词选:海南出版社,1994 :60
2、竺金藏,马东遥.分调绝妙好词 蝶恋花:东方出版社, 2001:17
3、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51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写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后院,从此它就脱离了横遭攀折飘零之苦,言下之意颇为自得。杨柳垂条轻盈袅娜,诗词中常与美人纤腰互为比喻。此处“学舞宫腰”就将杨柳拟人化,开篇便宛然有一个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学舞”云云,可见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犹短”的形容而然。这样,移柳之事似乎暗示着一个小歌女脱离风尘,进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变:“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灞陵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这二句暗示歌女脱离为人随意作践的境地,有了一个好心的主人扶持。

  下片词意忽生转折。“寒不展”的叶儿,是皱眉的样子,看得出是情绪低落。以杨柳嫩叶比美人之眉,仍是继续前面的拟人,连下句依旧是描述那年少歌女的样貌。“莫唱《阳关》”,这一句点出离愁别绪,因为《阳关》乃是送别曲,而自然是与上文中的好心人离别了。主人将外出,故伊人依依难舍。“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可见“真个肠先断”中的“肠”与“眉”均是借喻柳。末二句则是更清楚地说明了肠断的缘由,兼寄词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题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名句,似乎那柳丝也不是柳丝,条条尽是离人怨苦之具象了。

  此词将人柳合一,若粘若脱,畅而不拘,收放随心,末句点明题意,尤贵于深有寄托。将柳叶、柳枝比作纤腰、美目、愁肠,这在词人之前便已有之,然而妙于运用,以此造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人物,展示出一段曲折哀婉的特殊情事,则是独创。词先写佳人于坊间饱受折磨,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但仍有不美满者。词人将此种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比兴境界中来表现,确是别有一番风味。

参考资料:

1、姜钧.宋词大鉴赏 :外文出版社,2012:29
2、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 上 :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104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八十五岁,纳一位叫“绿杨”的歌妓为妾,称她为“六娘子”。绿杨进了张府后,词人对其宠爱有加,便冷落了其他妻妾,其他妻妾们一合计,乘词人不在家,将绿杨赶出了张府。众怒难犯,词人只能默认,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郭英,雷鸿昌.故事里的文学经典 宋词 :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24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赏析

【南吕】醉太平 寄情

查德卿查德卿 〔元代〕

钗分凤凰,衾剩鸳鸯,锦笺遗恨爱花香,写新愁半张。晚妆楼阁空凝望,旧
游台榭添惆怅,落花庭院又昏黄,正离人断肠。 春情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
帐里鸾凰事,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楼台管弦,院落秋千,香风淡淡月娟娟,朱帘半卷。香消玉腕黄金钏,歌残
素手白罗扇,汗溶粉面翠花细,倚阑人未眠。
  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把花枝笑捻。千金曾许如花面,半
生未了看花愿,一春长费买花钱。风流少年。 清名
  先生子陵,隐者渊明,南州旧隐老云卿,为清高显名。一个向七里滩曾受君
王聘,一个向五柳庄终受彭泽令,一个向百花洲不受宋朝征,与巢由共清。
赏析

【双调】驻马听近

郑光祖郑光祖 〔元代〕

秋闺

财叶将残,雨霁风高摧木杪;江乡潇洒,数株衰柳罩平桥。露寒波冷翠荷凋,雾浓霜重丹枫老。暮云收,晴虹散,落霞飘。

【幺】雨过池塘肥水面,云归岩谷瘦山腰。横空几行塞鸿高,茂林千点昏鸦噪。日衔山,船舣岸,鸟寻巢。

【驻马听】闷入孤帏,静掩重门情似烧;文窗寂静,画屏冷落暗魂消。倦闻近砌竹相敲,忍听邻院砧声捣。景无聊,闲阶落叶从风扫。

【幺】玉漏迟迟,银汉澄澄凉月高;金炉烟烬,锦衾宽剩越难熬。强啀夜永把灯挑,欲求欢梦和衣倒,眼才交,恼人促织叨叨闹。

【尾】一点来不够身躯小,响喉咙针眼里应难到。煎聒的离人,斗来合噪。草虫之中无你般薄劣把人焦。急睡着,急惊觉,紧截定阳台路儿叫。

赏析

【商调】梧叶儿_春日郊行长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日郊行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

探梅即事

诗囊寄,酒旆招,在事动梅梢。小肪携红袖,阿琼横玉箫,太白解金貂,雪满长安灞桥。

鉴湖宴集

柳影迷歌扇,苔痕满钓矶,仙客领蛾眉。背写兰亭字,熟读秦望碑,懒对谢安模,人醉在红香镜里。

寻梅

提清事,放客怀,残雪小楼台。郊外寻花去,湖东载酒来,马上见梅开,不负青霞倦客。

感旧

肘后黄金印,港前白玉卮,跃马少年时。巧手穿杨叶,新声付柳枝,信笔和梅诗,谁换却何郎鬓丝?

夜坐

湖山外,杨柳边,歌舞镜中天。云亸横珠凤,花寒怯绣鸳,露冷湿金蝉,爱月佳人未眠。

席上有赠

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娆。粉纸鸳鸯字,花钿翡翠毛,绣阎凤凰巢,良夜永春风玉箫。

夜坐即事

余韵悠扬唱,哀弦取次弹,灯上酒将残。花暗珠樱珞,风清玉珮环,月冷翠琅玕,谁倚西搂画阑?

灵隐寺

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香树生金地,青莲出宝池,贝叶渍银泥,明月冷双猿弄水。

即事

竹槛敲苍玉,蕉窗映绿纱,笑语间琵琶。月淡娑婆树,风香富贵花,俏人家,小小仙鬟过茶。

山阴道中

丹共长松树,青山小洞庭,吟啸寄幽情。花外神仙路,天边处士星,月下醉翁亭,听一曲何人玉筝。

湖上晚兴

频频醉,浩浩歌,明月涌沧波。岸草嘶骢马,山花压翠螺,雪柳闹银蛾,灯下佳人看我。

赏析

【双调】殿前欢 钓台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钓鱼台,便齐云安稳似云台。故人同榻成何碍,太史瘦哉。三台宰相阶,百
两黄金带,万丈风波海。争如休去,胜似归来。 杨总管
  玉堂臣,经纶大展致其身。腰间斗大黄金印,志在新民。文章汉子云,韬略
吴公瑾,勋业商伊尹。一番桃李,两字麒麟。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
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吴潜吴潜 〔宋代〕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赏析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刘镇刘镇 〔宋代〕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教美。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赏析

柳梢青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菊谢东篱。问梅开未,先问南枝。两蕊三花,松边傍石,竹外临溪。
尊前暗忆年时。算笛里、关情是伊。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