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朝闺入有籍,疏远难见君。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蕙生同草,鸿鹄心在云。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李白 〔唐代〕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刘启 〔两汉〕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明代〕
清平乐·画堂晨起
浣溪沙·春情
苏轼 〔宋代〕
鹧鸪天(渴雨)
姚述尧 〔宋代〕
蝶恋花
张抡 〔宋代〕
导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楼钥 〔宋代〕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