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浪淘沙·金玉旧情怀
辛弃疾 〔宋代〕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元代〕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
贯云石 〔元代〕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 〔宋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周邦彦 〔宋代〕
念奴娇·洞庭春晚
渔家傲
邹浩 〔南北朝〕
思佳客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