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县令挽纤
孙樵 〔唐代〕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双调】庆宣和_春思一架残
张可久 〔元代〕
【南吕】西番经
张养浩 〔元代〕
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孙道绚 〔宋代〕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章楶 〔宋代〕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顾彩 〔清代〕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纳兰性德 〔清代〕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浪淘沙·望海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