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续古诗十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句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张养浩 〔元代〕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顾敻 〔五代〕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薛昭蕴 〔唐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元代〕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