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题韬叔龙湫观瀑图

薛时雨 薛时雨〔清代〕

书生慕山水,局促居户庭。达官多胜游,冠盖愁山灵。

亦有高隐人,守此泉石贞。诛茅穿径苦湫隘,拳山勺水名难成。

江生旷世才,逸兴凌青溟。东游齐鲁揽泰岱,南涉闽峤窥沧瀛。

轺车所至橐笔至,目穷云海胸罗星。筮仕近隶浙中籍,湖山佳处停吟旌。

六桥三竺眼烂熟,奉檄更作雁宕行。雁宕之峰七十七,离合向背无定形。

天惊石破龙湫出,东西两派流纵横。老龙昼伏众籁息,忽闻千岩万壑铿锵鸣。

缥缈湘灵瑟,凄清子晋笙。玉声璆然杂环佩,又疑双双董许朝瑶京。

仰观乃在绝顶上,飞泉百道流琮琤。悬崖倒挂据势要,一气喷薄无留渟。

儗以悬布剪不断,比之曳练色倍明。搏跃岂仅水过颡,泻注不异屋建瓴。

黄河九曲众流混,银涛一线万驽勍。未若此瀑极峻洁,在山出山无异情。

香炉遥隔灵脉共,石磴层折玉花倾。静观欲探源所发,但觉山空树古天容青江生。

是时大快意,眼界开拓心神清。山泉何落落,山溜何泠泠。

班赋不足儗,陆诗不足赓。划然长啸向幽谷,湖雁答响湫龙醒。

寿之图画藏箧笥,要我秃笔相品评。我生已被尘海溺,故山猿鹤寒旧盟。

怀崧楼,醉翁亭,欧阳六一李庶子,千秋名胜留公卿。

奈何弃之追尘缨,坐令云壑关柴荆。脚靴手版争送迎,名缰利锁相牵萦。

清浊不辨渭与泾,轻重不计淄与渑。朝朝听鼓撑公厅,转喉触讳心怦怦。

安得山中飞瀑百千道,一洗眼前虚桥之浮名。

薛时雨

薛时雨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猜您喜欢
赏析

有木诗八首 其八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夷山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碏谏宠州吁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赏析

【双调】庆东原_春思垂杨径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思

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风摇翠裙,香飘麝尘,花暗乌云。千里意中人,一点眉尖恨。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张抡 〔宋代〕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董士锡董士锡 〔清代〕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菜。翳风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赏析

长相思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风萧萧。雨骚骚。风雨萧骚梧叶飘。潇湘江畔楼。
云迢迢。水遥遥。云水迢遥天尽头。相思心上秋。
赏析

风流子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阑干休去倚,长亭外、烟草带愁归。正晓阴帘幕,绮罗清润,西风环佩,金玉参差。深院悄,乱蝉嘶夏木,双燕别春泥。满地残花,蝶圆凉梦,半亭落叶,蛩感秋悲。
兰屏余香在,销魂处、憔悴瘦不胜衣。谁念凤楼当日,星约云期。怅倦理鸾筝,朱弦空暗,强临鸳镜,锦带闲垂,别后两峰眉恨,千里心知。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