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奂〔金朝〕
长别惟生死,难忘是弟兄。但吾今到处,想汝昔曾行。
乡社三年阻,兵戈一梦惊。青山风雨夜,此去更伤情。
杨奂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
刘致 〔元代〕
【越调】斗鹌鹑_冬景地冷天
苏彦文 〔元代〕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宿水口
洪瑹 〔宋代〕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张孝祥 〔宋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