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栀子开残,宜男采遍,日长深院啼莺。正荷衣被暑,裁剪初成。
曾向慈恩寺里,春池浅、蘸笔题名。人争看,风流拔俗,第一吴兴。
相惊。旧时八咏东阳,云起处、藻思纵横。恰衣盘雕锦,纸染红菱。
羡煞丝纶世掌,凤池上、綷羽争明。悬弧处,堂前花发,海上云生。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越调】金蕉叶
张鸣善 〔元代〕
【双调】寿阳曲_春将暮,花
马致远 〔元代〕
殿前欢·畅幽哉
贯云石 〔元代〕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宋代〕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宋代〕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沁园春
刘氏 〔宋代〕
玉楼春(冬日上江西漕鲁大卿)
石孝友 〔宋代〕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