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依阶疑绿藓,傍渚若青苔。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中吕】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张可久 〔元代〕
【越调】柳营曲
乔吉 〔元代〕
南乡子·新月上
李珣 〔五代〕
女冠子·昨夜夜半
韦庄 〔唐代〕
菩萨蛮·宿水口
洪瑹 〔宋代〕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毛奇龄 〔清代〕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宋代〕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宋代〕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