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一毛不拔
邯郸淳 〔魏晋〕
【双调】折桂令_江头即事问
曹德 〔元代〕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赵令畤 〔宋代〕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纳兰性德 〔清代〕
青衫湿·悼亡
送入我门来(除夕)
胡浩然 〔唐代〕
长相思(渔父)
王质 〔唐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琴调相思引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