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潜寐忽已久,神游竟不还。目存犹髣髴,血继更潺湲。
雨后花饶笑,春深鸟自闲。嗟吾亦多罪,天也独投艰。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元好问 〔元代〕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宋代〕
西平乐·稚柳苏晴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早梅芳
陈允平 〔宋代〕
昭君怨(春日寓意)
赵长卿 〔宋代〕
眼儿媚
浣溪沙(次韵戏马梦山与妓作别)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