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同榜十年馀,君才世所须。遭逢多不贱,辛苦独为儒。
画舫乘春去,金门待漏趋。分曹荷明主,从此借云衢。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田园乐七首
王维 〔唐代〕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列御寇 〔先秦〕
【中吕】仙客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元代〕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_看别人鞍马
贯云石 〔元代〕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宋代〕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辛弃疾 〔宋代〕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