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客偶高堂集,春初上国还。一尊仍对雪,众喜或丰年。
落处花枝重,融时草色鲜。最难君是唱,终和未能妍。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商调】梧叶儿_次韵鸳鸯浦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乔吉 〔元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汉宫春·着破荷衣
赵汝茪 〔宋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宇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