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萍踪无定暂追攀,又向烟萝怅别颜。习静岂知离思苦,劳生应愧道心闲。
疏钟远火舟中夜,独鹤孤云梦里山。此后相思何处是,寸心遥在翠微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行香子_寄情春满皇
李茂之 〔元代〕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
酹江月
陈允平 〔宋代〕
望江南二首(送黄冕仲知福唐)
廖刚 〔宋代〕
醉落魄(赋石榴花)
程垓 〔宋代〕
菩萨蛮(正月三日西山即事)
摊破丑奴儿(梅词)
赵长卿 〔宋代〕
城头月(和广帅马方山韵赠斗南楼道士青霞梁弥仙)
李公昴 〔宋代〕
万年欢(硕人生日)
程大昌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