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高台犹有凤凰名,台下金河绕帝庭。淮水漫流千古恨,钟山还带六朝青。
风樯积雨丹阳渡,酒幔寒花白下亭。欲把一杯招李白,海天霜雁晚冥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行香子·文殊菩萨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虞集 〔元代〕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张养浩 〔元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喜迁莺
李焕 〔南北朝〕
渔父词(其四)
王谌 〔南北朝〕
早梅芳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