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
君不见苦竹岗头淇塾水,鹧鸪相呼作人语。马上郎官攒两眉,海北天南路何许。
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白居易 〔唐代〕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乔吉 〔元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张孝祥 〔宋代〕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宋代〕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