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麟凤那可驯,托迹穷幽邃。群动争朵颐,纷纷竞相噬。
何意爪牙雄,隐身翠微里。朝膳松下麋,夕饮涧中水。
矢心不咥人,逍遥白云际。日与龙为徒,优游保终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元代〕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偕程令尹游
张可久 〔元代〕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近现代〕
鹧鸪天·花界倾颓事已迁
耶律楚材 〔元代〕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冯延巳 〔五代〕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明代〕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王国维 〔近现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宋代〕
□□□(闻鹃啼)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