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解剑辞边将,萧条白发新。无家也归去,胜作异乡尘。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及弟子 〔先秦〕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中吕】喜春来 秋夜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维扬遇雪芦
张可久 〔元代〕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吴文英 〔宋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白居易 〔唐代〕
南乡子
虞刚简 〔唐代〕
虞美人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