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 其二
辛弃疾 〔宋代〕
只要寻花子细看,不妨草草有杯盘。莫因红紫倾城色,却去摧残黑牡丹。
同梦得醉后戏赠
白居易 〔唐代〕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 〔宋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周邦彦 〔宋代〕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
鹧鸪天(梅)
王炎 〔宋代〕
临江仙(九日)
姚述尧 〔宋代〕
红娘子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