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闻笛恨,此夕更沾襟。别泪三声下,孤愁一夜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惜分飞·寒夜
吴绮 〔清代〕
梦江南·红茉莉
屈大均 〔清代〕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鹧鸪天·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