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蜀道歌来谁共悲,明朝还是拂征衣。剑门积雪人行少,栈石连云鸟度稀。
白帝陵边春树尽,锦官城下夕阳微。旧游谩有相思梦,万水千峰几日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 〔五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鹧鸪天·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五代〕
西江月(咏冬十首)
张抡 〔宋代〕
望江南
石孝友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