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酒尽沙头白玉瓶,海云关树远行经。孤舟落叶丹阳渡,残笛秋风白下亭。
三楚人烟天外小,六朝山色雁边青。怜君此去应观国,行听韶音到广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李白 〔唐代〕
信笔再和二首
辛弃疾 〔宋代〕
吴中好风景二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乞猫
刘基 〔明代〕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越调】斗鹌鹑_冬景地冷天
苏彦文 〔元代〕
渔歌子·草芊芊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薛昭蕴 〔唐代〕
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
姚云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