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风笛楼前万叶乾,碧天如水浩漫漫。鸿声远度黄姑小,兔影斜临玉镜寒。
塞北将军空倚恨,湘南游子莫凭栏。异乡今夜堪惆怅,何处明年更独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人有亡斧者
吕不韦 撰 〔先秦〕
【中吕】普天乐 维扬怀古
汤舜民 〔元代〕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元代〕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宋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 〔宋代〕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张宁 〔明代〕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梅
霜天晓角·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