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西园簪佩日联翩,共爱风流戚畹贤。金将池台连帝里,玉堂词翰蔼宾筵。
机閒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玉楼春 其七 用韵呈仲洽
辛弃疾 〔宋代〕
狂歌击碎村醪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白居易 〔唐代〕
乞猫
刘基 〔明代〕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宋代〕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青衫湿遍·悼亡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