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曾是天池缀晓班,绣衣行郡远人欢。秋风忽梦柴桑柳,故畹还歌楚泽兰。
匣里吴钩谁复羡,尊前郢曲和皆难。佳期忆在来清馆,共对榕霜五夜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金陵望汉江
李白 〔唐代〕
念奴娇·我来牛渚
吴渊 〔宋代〕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明代〕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 〔唐代〕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李清照 〔宋代〕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宋代〕
送入我门来(除夕)
胡浩然 〔唐代〕
相见欢(薄霜)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