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奉诏西游说梵经,秋风应到石头城。帆飞楚水舟中饭,梦落淮山树里行。
一锡独携空界月,三车遥对广庭声。禅心彼此随缘住,尘世空惊远别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夸父逐日
佚名 〔先秦〕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纪昀 〔清代〕
终身误
曹雪芹 〔清代〕
折桂令·游金山寺
张可久 〔元代〕
【商调】集贤宾_咏柳忆别恨
乔吉 〔元代〕
诉衷情·春游
陈子龙 〔明代〕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 〔清代〕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