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一剪梅·咏柳
夏完淳 〔明代〕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洪亮吉 〔清代〕
点绛唇·厚地高天
王国维 〔近现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点绛唇·病起恹恹
韩琦 〔宋代〕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玉烛新·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昼日移阴
周邦彦 〔宋代〕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