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越调】天净沙 春
朱庭玉 〔元代〕
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
乔吉 〔元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 〔元代〕
金缕曲·赠梁汾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宋代〕
点绛唇(双柑扇)
姚述尧 〔宋代〕
减字木兰花
张抡 〔宋代〕
洞仙歌
石孝友 〔宋代〕
好事近(寿刘须溪)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