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山水称绝奇,简远开豁无不宜。村村花柳足佳丽,亦有落落蛟龙姿。
新秋晴日照古寺,鸣丝偃盖风离离。阁前两株疏且瘦,左右拱揖如佳儿。
独怜众草没昙院,不见十尺围桐皮。稍偏一株在东麓,蓊翳拔起三虬枝。
擎空似欲拿云雨,匝地更与成涟漪。我闻佳树以地贵,豫章赤水非人为。
云间栝松重昭庆,往往盆盎时见之。此来得共恣幽赏,山深谷暝何迟迟。
未嗟才大难为用,颇恨地僻稀相知。摩挲风霜有古意,指点时代多遐思。
东廊一僧最朴野,导我屋角开重篱。为言秋高八九月,风前落子堪萌滋。
迩来区赋要往役,此事久废从先师。山中岁月已如此,世上风波纷路岐。
坐成三叹倚石壁,欲别未别空犹夷。苍髯戟戟老发秃,白云冉冉游丝垂。
此山九峰居第一,谁为姓佘谁所遗。或云种茶似阳羡,吴歈楚调聊相随。
陆家放鹤还沙际,张季思鲈今水湄。他日青松能待我,茯苓琥珀总宜诗。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