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苏轼 苏轼〔宋代〕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治平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赵郡苏轼的妻子王氏于京师开封因病辞世。六月甲午将灵枢停在京城的西门外。于次年的六月壬午在眉州城东北彭山县的安镇乡可龙里把妻子下葬了,妻子的坟墓位于父亲和母亲墓葬的西北约有八步远的地方,我现在为她做墓志铭如下:

  死去的妻子叫王弗,是眉州青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我,我们育有一子苏迈。她还未出嫁前,在家里她很孝顺父母。嫁给我之后,对我的父母也很孝顺,她的端庄、严肃在当地是很有名声的。刚嫁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自己认字。她见我读书,就坐在我的旁边,我不明白她是否懂得我读的书。后来,我读过的书会有忘记的地方,她就会记得这些地方的内容。我问她一些书籍她基本上都记住了,这件事以后我才知道她聪敏且文静。

  她陪同我去凤翔府做了签书判官,我经常外出办公事,每次回来她都详细询问我办事的情况。她还经常嘱咐我:“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每天她告诫我的这些话我父亲也曾经告诫过我。我在外和朋友们说话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屏风后面仔细地听,等我回来她还能复述出来我们曾经说的话。还说:“某个人讨论问题很有偏见,常常走极端化。但是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啊,那为什么还要和这帮人讨论呢!”凡是有事情来求我办的人来和我套近乎,她总告诫我:“这种人是不能长久做朋友的,这个人这么快就和你交上朋友了,不符合常理,因此,遇上坏人也是很容易的,这种人还是别交的好。”不久,她的看法果然被证实了。仅仅二十七岁她就告别了人间。在刚刚失去她的时候,我父亲吩咐我说:“你媳妇是和你一起同甘共苦的人,你不能忘了她啊。以后有机会,千万把她埋葬在你母亲墓旁。”不到一年,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我苏轼遵奉父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我们家的墓地中。我给她做铭文,内容如下:

  你能在九泉之下跟随着咱们的母亲,我却没有这种机会。真是可悲啊!失去了你我就失去了永远的依靠。你虽然离开了我,但今生我能有幸娶你做妻子,你作为儿媳能够安葬在公婆身边,我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了。真是可悲啊!

注释
治平: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五月丁亥:阴历五月二十八日。
赵郡:指苏轼家族所属的郡望。
甲午:阴历六月六日。
殡:入殓,还没有下葬。
眉:这里指眉州,现在的四川省眉县。
铭:写铭文。
归:出嫁。
先:用于称呼死去的人:
谨肃:谨慎恭敬。
通:懂得。
略:大致,大概。
敏:聪敏。
官:动词,做官。
去:离开。
反覆:即反复,重复,再三。
持两端:采取模棱两可的骑墙态度。
锐:迫切,急切。
类:大多都如此。
姑:婆婆,指苏轼母亲程氏
谨:恭谨。
怙(hù):依靠。
何伤:有什么悲伤的呢。

参考资料:

1、刘青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452
2、卞岐 曲岩.唐宋八大家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341

创作背景

  苏轼与其妻王弗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公元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在京城任职,谁知年仅27岁的王弗却突然病逝。王弗的骤然辞世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这篇墓志铭,是作者苏轼于妻子病逝后第二年所作。

参考资料:

1、《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唐宋八大家散文:晨光出版社,2014:309-310

赏析

  这篇墓志铭作者选取了妻子王弗的几则日常生活言谈,突出了王弗的贤敏睿智,及王弗对于生性真率随便的作者的忠告、帮助;她提出在人际关系中对两类人尤应保持警觉: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者;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者;表现了妻子王弗观察生活的精细和见识的卓然过人。此文于记事中寄托情思,记事简洁而感情深挚,文章所记之事不过二三,但一个贤明妻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文章开头说明王氏的身份,死亡的时间、地点,以及殡葬的时间、地点。作者自称己名“轼”,表示恭敬和严肃。从第二段开始简介王氏生平,这也是墓志的主要组成部分。作者先介绍王氏的名字、籍贯和家庭出身,称夫人为“君”,体现互敬互爱。接着交代她出嫁时的年龄和所生儿子名为苏迈。

  文中选取了王氏生前的几桩日常小事,来反映王氏的为人。她在娘、婆二家侍奉父母公婆“皆以谨肃闻”;陪伴丈夫在任上,经常告诫远离父母的丈夫。要按老父亲的教导办事。作者特别举出实例说明王氏注意来会丈夫的朋友,根据观察所得,分析其人的思想品质,提醒丈夫不要被奸邪谗佞之辈蒙骗。

  文中以较多笔墨记述了王氏“从轼官于凤翔”的往事。这可以说是苏轼第一次离家远行,独自带着娇妻幼子前往凤翔赴任。初涉官场,不知深浅,加上离家千里。苏轼曾经多次思念家乡以至于茶饭不思。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也没有兄弟陪伴,只有王氏一人默默相伴,从此,两人就风雨同行,在宦海沉浮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氏不仅是他生活上的伴侣,更成了他精神上的依托。

  结尾写其享年,“年二十有七而已”,痛惜哀叹王氏的不寿;写作者父亲苏洵的话,既表扬了王氏“从于艰难”的高贵品质,又说明遵从父命“葬诸其姑之侧”的理由,这段言简意赅的文字,非常自然的讲述了王氏这位善良忠贞的夫人,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印象深刻。

  结尾的“铭”有赞叹,有议论,既慨叹王氏早逝,又以能够尽孝母亲为慰,充分肯定王氏的一生恪尽妇道的美德。作者两次大呼“呜呼哀哉”,表明自己失去爱妻和贤内助的深切悲痛;全文仅四百余字,却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地叙述王氏的生平,充分表达了苏轼和王弗夫妇之间超乎寻常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1、雅瑟.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超值白金版:新世界出版社,2011:368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德歌·夏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栏人·闺怨

王元鼎王元鼎 〔元代〕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赏析

【南吕】梁州第七 妓门庭

朱庭玉朱庭玉 〔元代〕

腹内包藏锦绣,胸中贯串珠玑。剪裁冰雪嘲风月。闷时书画,闲后琴棋。游
春名苑,避暑高楼。秋宵赏月传杯,冬天踏雪寻梅。列笙歌翡翠帘前,飞觥鲛
绡帐底,会宾朋绮罗香里。甚几曾素闲了半日,有几多说不尽人不会的偏僻。风
流,是非。造次不容易。锦字花笺共小简,暗传偷寄。
  【幺】才僻掠的花笺脱洒,恰填还的酒债伶俐。近新来又惹肠腌题月拇着他
模样消的憔悴。有韦娘般风度,谢女般才能。浑似薛涛般聪惠,过如苏小般行为。
选甚么时样宫妆,岂止道铅华首饰。何消得垒珠叠翠?淡妆更宜。二十年已里,
端的不曾见兀的般真行院,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
  【三煞】选甚乍使钱无名气,学做人初出帐的乔相识。折莫不发镘有魂灵曾
做伴惯经笼的旧子弟。一个个都教成圆备,里外中间都是他周全方便,须对付出
个省钱的应奉的双生更欢喜,也不教恶了冯魁。
  【二煞】主家司且是妈妈行绳墨,干衣饭索甚婆婆废气力。子弟每殊无相搀
ベ,去送来迎。选甚新勤旧怪,不侵犯厮回避。休说尤云共雨,绣幕罗帏。
  【尾】知勤儿每高低眉睫看头势,觑子弟每颜色精神善取觅。怎恁地伊家快
做美,扌闰就的姨夫每厮和会。端的俺许你,许你一片心过从着四下里。 归隐
  紫塞冒风沙,谩区区两鬓生华。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
圃耘瓜。
  【归塞北】争似我,恬淡作生涯。切意采芝编药篓,留心垂钓棹鱼差,汾
水岸晋山坡。
  【幺】清耳目,欲慕许由家。苔砌倦观群蚁阵,花房嫌听乱蜂衙,犹是厌喧
哗。
  【憨郭郎】醉醒须在咱,清浊任从他。竞名利,争头角,若蝇蜗。
  【还京乐】不羡穿红骑马,准便玩水观霞。自去携鱼换酒,客来汲水烹茶。
家存四壁,诗书抵万金价。岂望皇宣省札,壮士持鞭,佳人捧。草堂深况亦幽
嘉,自然身退天之道,免得刑罚。拖藜杖芒鞋刺塔,穿布袍麻绦搭撒,捻衰髯短
发{髟查}{髟沙}。从人笑从人笑,道咱甚娘势霎。篱生竹笋,径落松花。
  【净瓶儿】字草蛇形耍,笔钝兔毫乏。瑶琴横几,宝剑归匣。清佳,乐潇洒,
亲采云根镌砚瓦。书盈架,粉笺墨点色色翻鸦。
  【好观音】让客新棋一局罢,闲披览古名人画。一炷山檀瑞烟发,好风来,
满座清风飒。
  【尾】尘事远狂交疏人情寡,终朝把草堂门亚。引睡翻书卧吟棍,觉来时性
静神澄兴雅。唱道想半纸功名,到头身与祸孰多?青史凌烟姓名挂,也则是渔樵
一场话。 咏梅
  客里过黄钟,阿谁道冷落穷冬?玉壶怪得冰澌冻。云低四野,霜摧万木,雪
老千蜂。
  【归塞北】寻梅友,联辔控青鬃。乘兴不辞溪路远,赏心相约晋桥东,临水
见幽丛。
  【幺】清更雅,装就道家风。蕾破嫩黄金的,枝横柔碧玉玲珑,不与杏桃
同。
  【尾】果为斯花堪珍重,时复暗香浮动。萧然鼻观通,依约罗浮旧时梦。 秋千
  深院那人家,戏秋千语笑喧哗。绮罗间簇人如画。玉纤高举,采绳轻掣,画
板双查。
  【归塞北】钩索响,时听韵伊哑。翠带舞低风外柳,绛裙惊落雨前霞,拂绽
树头花。
  【好观音】有似飞仙骖云驾,金翘宝髻偏鸦。娇软腰肢足可夸,浑疑是力
向东风暂假。
  【随煞】不管愁人停骄马,粉墙外似隔天涯。分明望见他,困立在垂丝海棠
下。 思忆
  楼阁倚睛空,晚登临离恨偏供。寒砧捣处秋声动,露荷敛翠,风蒲减绿,霜
叶添红。
  【憨郭郎】云封姑射洞,雾锁蕊珠宫。人去箫声断,两无踪。
  【还京乐】费尽俺工夫陪奉,只因他举止尊崇。好天良夜,辜负了对月临风。
看时节上心,休道是不肠痛。要指望合欢共笼,月枕双欹,云衾并拥。铺谋下打
凤捞龙。只除天与人方便,再得相逢。咱不曾人前卖弄,人不曾将咱过送。是他
家命限孤穷。娘知道娘知道,致令不曾放忄松。风声不透,水息难通。
  【净瓶儿】一自分鸾凤,几欲托鳞鸿。虚度了春风花柳,又经过夜雨梧桐。
愁浓,恨万种,方信年华如转蓬。伤情恸,忆春宵月夜,夜夜墙东。
  【尾】谁敢向他娘行闲唧哝,情性儿点水滴冻。喑气吞声,形容憔悴,病体
龙钟。唱道咫尺是初冬,有人来新得纸断肠封。方表道和他家受懊躬,越添得俺
相想担儿重。 送别
  游宦又驱驰,意徘徊执手临岐。欲留难恋应无计。昨宵好梦,今朝幽怨,何
日归期。
  【归塞北】肠断处,取次作别离。五里短亭人上马,一声长叹泪沾衣,回首
各东西。
  【初向口】万叠云山,千重烟水,音书纵有凭谁寄?恨萦牵,愁堆积,天天
不管人憔悴。
  【怨别离】感情风物正凄凄,晋山青汾水碧。谁返扁舟芦花外,归棹急,惊
散鸳鸯相背飞。
  【擂鼓体】一鞭行色苦相催,皆因些子,浮名薄利。萍梗飘流无定迹,好在
阳关图画里。
  【摧拍子带赚煞】未饮离杯心如醉,须信道送君千里,怨怨哀哀,凄凄苦苦
啼啼。唱道分破鸾钗,丁宁嘱付好将息。不枉了男儿堕志气,消得英雄眼中泪。
赏析

【双调】水仙子_赋妇人染红

周文质周文质 〔元代〕

赋妇人染红指甲

凤华香染水晶寒,碎系珊瑚玉笋间,想别离拄齿应长叹。污檀脂数点斑,记归期刻损朱阑。锦瑟弦重按,杨家花未残,为何人血泪偷弹?

柔荑春笋蘸丹砂,腻骨凝脂贴绛纱,多应泣血淹罗帕。洒筼筜赪素甲,抹胭脂误染冰楂。横象管跳红玉,理筝弦点落花,轻掐碎残霞。

丹枫软玉笋梢扶,猩血春葱指上涂,偷研点易朱砂露。蘸冰痕书绛符,摘蟾宫丹桂扶疏。潮醉甲霞生晕,碾秋磦琼素举,夹竹桃香符。

赏析

【双调】殿前欢_次韵桂婆婆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次韵

桂婆婆,云娘行酒雪儿歌。倚南楼唤起东山卧,同入无何。停杯问素娥,芳年大,不嫁空担阁。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春情

话相思,晓鸟啼在绿杨枝。起来搔首人独自,谩写乌丝。和梨园乐府诗,代锦帕回文字,诉玉女伤心事。刘郎去后,燕子来时。

秋思

写新愁,一声羌管满天秋。骨崖崖人比山容瘦,孤倚南楼。珠帘上玉钩,宝篆销金兽,画鼓催银漏。关心渭水,回首并州。

归山

伯人嫌,休官归去效陶潜。山房幸有猿鹤占,试卷疏帘。池边翠藓,屋角垂杨苫,山色揉蓝染。闲花点点,凉月纤纤。

夜宴

锦排场,云鬓扶醉肉屏香。芙蓉被暖销金帐,酒尽更长。新声改乐章,莲儿唱,花落秋江上。银蟾耿耿,玉马当当。

苕溪遇雪

水晶宫,四围添上玉屏风。姮娥碎翦银河冻,搀尽春红。梅花纸帐中,香浮动,一片梨云梦。晓来诗句,画出渔翁。

归兴

暮云遮,故山千里路途赊。飘零湖海得还舍,整顿些些。苔荒竹径斜,树老茅亭趄,柳减荷花谢。双飞翡翠。一梦胡蝶。

西溪道中

笑掀髯,西溪风景近新添。出门便是三家店,绿柳青帘。旋挑来野菜甜,杜酝浊醪酽,整扮村姑斩女。谁将草书,题向茅檐。

爱山亭上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上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赏析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冬来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春夏与秋冬,四季皆佳会,主人此意谁能会?
赏析 注释 译文

女冠子·春山夜静

李珣李珣 〔五代〕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深闺春色劳思想

顾夐顾夐 〔五代〕

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琐窗前。
凭阑愁立双娥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吴藻 〔清代〕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