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树犹如此我何堪,长笑殷郎气不男。若见女儿腰十五,一生踪迹只江潭。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吴文英 〔宋代〕
渔歌子·草芊芊
孙光宪 〔五代〕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程垓 〔宋代〕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苏轼 〔宋代〕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