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风行五峤过三山,又得趋庭未是还。天下望公知已久,朝廷求治亦非艰。
波澄番舶鲸鲵静,笔倚骚坛草木闲。瞻恋清光惟此夕,月华休下海珠湾。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人有亡斧者
吕不韦 撰 〔先秦〕
南乡子·洪迈被拘留
太学诸生 〔近现代〕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宋代〕
谒金门·春欲去
施绍莘 〔明代〕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薛昭蕴 〔唐代〕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 〔宋代〕
满江红·小院深深
岳珂 〔宋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温庭筠 〔唐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宋代〕